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74

74.现在说说我的经

74.现在说说我的经历。我已上千次看到,天使是人的形式,或就是人。我和他们就像世人与世人那样交谈;有时与一位,有时与数位;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的形式与人的形式有任何不同。有时我为发现他们是这样子而感到惊奇。为免得这一切被说成是一场错觉或幻觉,我蒙允许在完全清醒,或拥有我肉体的所有感觉、处于知觉清晰的状态下看见他们。我时常告诉他们,在基督教界,人们对天使和灵人处于如此盲目的无知,以至于以为他们是没有形式的心智,甚至是纯粹的思维;对他们没有任何概念,以为他们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缥缈无形之物。除了一种思维能力外,他们没有将丝毫人性归于天使,故以为天使因没有眼睛而看不见,因没有耳朵而听不见,因没有嘴巴或舌头而不说话。

对此,天使回答说,他们知道,这种信仰是许多世人所持有的,在学者当中尤其盛行;令他们惊讶的是,甚至在神职人员当中也是如此。他们说,原因在于:作为领袖并首先捏造关于天使和灵人的这种观念的学者出于外在人的感官印象思想他们;那些出于这些,而非内视和植入每个人的普遍观念思考的人只会捏造这种观点,因为外在人的感官印象只理解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不明白超越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因而不明白灵界的任何事物。关于天使的这种虚假思想便从这些作为向导的领袖蔓延到其他不独立思考,反而接受领袖思想的人那里。那些首先从别人那里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信仰,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力来看待它的人无法轻易从中退出,因而大多数情况下默许认可它。

天使还说,信仰和内心简单的人则对天使没有这种观念,而是认为他们是天上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因学问而熄灭从天上植入他们的东西,也不理解没有形式的任何事物。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教会,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天使总被描绘为人。关于从天上所植入的东西,他们说,这是流入处于信仰和生活的良善之人的神性。

注:人若非被提升至外在人的感官印象之上,就没有多少智慧可言(5089节)。智者的思维超越这些感官印象(5089, 5094节)。当人被提升在这些之上时,他便进入更清晰的光,最终进入天堂之光(6183, 6313, 6315, 9407, 9730, 9922节)。古人知道如何从这些东西当中提升和退离(6313节)。

属天的奥秘 #9405

9405.“他们看见

9405.“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表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看见”当论及主时,是指祂的降临和同在(参看4198, 6893节)。“以色列的神”表示主,这一点从圣言中凡祂被称为“以色列的圣者”和“以色列的神”的地方明显看出来(参看7091节)。“以色列的神”是指属灵教会的神,因为“以色列”表示该教会,如前所述(9404节)。“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之所以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是因为从西乃山颁布的律法在广义上表示全部神性真理,因而表示每一个部分中的圣言(参看6752, 9401节)。之所以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是因为圣言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凡从主发出之物都是主自己。因此,那些阅读圣言,同时仰望主,承认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皆来自主,无一来自他们自己的人都接受光照,获得启示;他们从圣言看见真理,感知良善。这光照或启示是由天堂之光提供的,天堂之光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因为这真理在天上的天使眼前显为光(2776, 3195, 3339, 3636, 3643, 3862, 3993, 4302, 4413, 4415, 5400, 6032, 6313, 6608节)。
  “看见人子”也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如在马太福音: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现,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也可参看4060节)
  “云”是指圣言的字义;“能力和荣耀”是指它的内义。圣言的字义被称为“云”,是因为它在尘世之光中;内义被称为“荣耀”,是因为它在天堂之光中(参看创世记18章, 以及5922, 6343e, 6752, 8106, 8267, 8427, 8443, 8781节);此外,圣言的内义只论述主及其国度和教会。圣言的圣洁,以及主在那些如前所述(6818-6824, 8123节),在阅读圣言时不是关注自己,而是关注祂和邻舍,也就是关注同胞、国家、教会和天堂的利益之人中间的降临和同在,便由此而来。原因在于,那些仰望主的人允许自己被主提升到天堂之光中;而那些关注自己的人不允许自己被如此提升,因为他们的思维牢牢锁定在自己和世界上。由此可见在圣言中,“看见主”是什么意思。
  

属天的奥秘 #9407

9407.“仿佛有蓝

9407.“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表它因这一层上的内在真理而透明,它里面的一切都因主而透明。这从“蓝宝石的作工”的含义清楚可知,“蓝宝石的作工”是指当在圣言字义里面感知内义时,因而当从主发出、诸如在天上的神性真理通过它闪耀出来时,这字义的品质。因为圣言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它在起源上是神性,但在经过天堂时,在至内层天堂是属天的,在第二层或中间天堂是属灵的,在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中是属灵-属世的,在世上则是属世和世俗的;这最后一个就是它在面向世人的字义上的特点。由此明显可知,这在次序上系最低层或最末层的字义就包含属灵和属天意义,并从至内在包含神性本身在自己里面。由于这些内在意义包含在最低层的意义或字义中,并且被那些以属灵的方式理解圣言的人看见,所以这字义由“蓝宝石的作工”来代表,因为它传送天堂之光的光线,让这光线穿过,是透明的。
  为给出对这种透明的某种概念,以人类的言语为例来说明。这种言语来源于一个人所关注的目的,他想通过言语来阐明这个目的。这目的就是他的爱;因为一个人以他所爱的东西为目的。从这个目的流出这个人的思维,最后流出他的言语。凡对此进行认真思考的人,都能看出并发觉事情的确如此。目的是言语的首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从一个普遍规律清楚看出来,即:一切聪明都有一个目的在自己里面,没有目的,就没有聪明。众所周知,思维是由第一个部分所产生的第二个部分;因为不经思考,没有人能说话,而没有一个目的,也没有人能思考。所说的话由此产生,这些话是最后的组成部分,严格地说,被称为言语,这个事实也是众所周知的。既然如此,那么当一个人关注别人所说的话时,他关注的不是说话者所用的词语,而是来自说话者的思维并通过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意义。有智慧的人则关注目的,因为目的产生以言语来表达的思维,或说他为了目的而出于思维来说话;也就是说,关注的是说话者的目的是什么、他爱的是什么。这三个组成部分就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中,其中所说的话充当外在层面或外在形式。
  这种对比能使人对字面上的圣言形成某种概念。因为天上的天使关注字面上的圣言,并感知那里的事物,其方式与某人通常感知以所说的话来呈现的一个人的思维是一样的;在至内层天堂,则与某人通常感知一个人的目的或意图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某人阅读圣言的字义时,这字义在天堂是听不见,感知不到的;唯有内义可以,因为在天堂,他们只感知圣言的属灵和属天意义,感知不到它的属世意义。一层意义相应地转入另一层意义,因为它们彼此对应,圣言完全通过对应写成。这一切表明,当论到圣言时,“蓝宝石的作工”所表示的透明是什么意思。
  但是,一个人若不能在理解力的更高层面,也就是在完全高于物质事物的层面上进行思考,就无法理解这一切,甚至不明白这一观念:除了字面上所感知到的意义外,圣言里面有可能还有别的什么意义。如果这个人被告知,文字含有一个与真理有关的属灵意义在自己里面,这属灵意义意义反过来则含有一个与良善有关的属天意义在自己里面,而且这些意义都经由字义闪耀出来,那么他首先会大吃一惊,然后把这个观念当作胡说八道加以弃绝,最后则嘲笑它。活生生的经历已指示我,当今基督教界的人,尤其世上有学问的人就是这个样子;那些推理反对这一真理的人自诩比那些肯定它的人更有智慧。然而,在被称为黄金和白银时代的远古时代,学问就在于以这种方式来说话和写作:若不能使隐藏的智慧透过字义闪耀出来,就不会关注字义;这一点从最古老的书,包括外邦作家所写的书,以及他们语言中残存的片段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对应的知识和代表的知识,如今这种知识是已经遗失的事物之一。
  之所以主脚下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并且这表示字义上的圣言的透明,是因为“石头”一般表示真理,而“宝石”表示从主的神性闪耀出来的真理。“石头”一般表示真理(参看643, 1298, 3720, 3769, 3771, 3773, 3789, 3798, 6426, 8609, 8940-8942节);“宝石”表示从主的神性闪耀出来的真理。被称为“乌陵和土明”的亚伦胸牌上的“十二颗宝石”就表示这种真理(3862, 6335, 6640节)。
  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西结书:
  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又有鼓笛的巧工在你里面,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的。从你被造的日子起,你在路上就是完善的。(以西结书28:12, 13, 15)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内在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1201节);这些宝石描述了她的聪明和智慧,就是在她幼年,或第一代时那种;“你被造的日子”表示当他们重生之时的第一个状态,因为在圣言中,“造”表示一个人的重生或新造(参看16, 88节)。
  启示录中的宝石表示类似事物: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启示录21:19, 2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圣耶路撒冷表示在我们欧洲世界的当今教会荒废之后,外邦民族当中的一个新教会;“作为根基的各种宝石”是指在秩序的最低层闪耀的神之真理。
  “蓝宝石”尤表在秩序的最低层闪耀的神之真理,如在以赛亚书:
  你这受困苦在暴风雨中飘荡不得安慰的人啊!看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头,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以赛亚书54:11)
  此处论述的主题也是将要取代前教会的教会,这个教会由该章第一节经文中“儿子比有夫之妇还多的凄凉独居者”来表示;“安置石头”表示排列教会的真理;“以蓝宝石所立的根基”表示在最低层闪耀的真理。
  耶利米哀歌中的“蓝宝石”所表相同:
  她的拿细耳人比雪更明亮、比奶更洁白;他们的骨骼或身体比珍珠或红宝石更红,光润如蓝宝石。(耶利米哀歌4:7)
  “拿细耳人”在代表意义上表示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3301, 6437节),因而也表示从祂发出、诸如存在于最低层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字义上的圣言;因为此处“拿细耳人”所暗示、被说成是“比雪更明亮、比奶更洁白”的“头发”表示最低层的真理(3301, 5247, 5570节),“明亮”和“雪白”论及真理(3301, 5319节);“红的骨骼”表示记忆真理,或最低层的真理,它们作为仆人而服务于其它各层(6592, 8005节);“红润”论及存在于真理中的爱之良善(参看3300节)。由此明显可知,“蓝宝石”表示因内在真理而透明的最低层的真理。
  以西结书:
  在基路伯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仿佛蓝宝石的形状;在宝座形像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坐在上面。(以西结书1:26; 10:1)
  “基路伯”是指主的保护和天命,免得不通过良善而靠近主(9277e节);“上面有人的形状的宝座”是指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5313, 6397, 9039节)。由此明显可知,“蓝宝石”表示表示因内在真理而透明的真理,也就是说,“石”表示真理,“蓝宝(石)”表示透明。
  圣言的一切因主而透明的原因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那里的一切事物的唯一源头。事实上,最初之物是存在于随后并从它衍生而来的事物中的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因为它们在它里面拥有其存在,并从它那里出来;神性真理就是主。这也是为什么至高意义上的主题唯独是主、祂的爱、天命,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尤其是祂人身的荣耀。
  神性真理就是主自己,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凡从某人发出之物就是他自己。例如,从一个正在说话或行动的人发出的东西来源于他的意愿和理解力;意愿和理解力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因而构成这个人自己。因为人之为人,凭的不是脸和身体的形状,而是一个明白真理的理解力和一个意欲良善的意愿。由此可见,从主发出之物就是主;前面频繁说明,主所发出之物就是神性真理。
  不过,凡不知道天堂奥秘的人可能会以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其性质与从一个人发出的话语的性质没什么不同。然而,神性真理不是所说的话;相反,它是充满天堂的神性,就像太阳所发的光和热充满世界一样。这一点可通过从天上的天使身上发出的气场来说明(1048, 1053, 1316, 1504-1520, 1695, 2401, 4464, 5179, 6206e, 7454, 6598-6613, 8063, 8630, 8794, 8797节)。在这些地方已经说明,并且也可能看出,它们是从主所获得的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的气场。但从主发出、被称为神性真理的神性气场是普遍的,遍及各处;就像刚才所说的,它充满整个天堂,构成那里生命的一切。在那里,它作为光出现在眼前;这光不仅照亮天使的视觉,还照亮他们的心智。这光还构成世人的理解力。这就是约翰福音中的意思: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来到世上的人。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约翰福音1:4, 9-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神性真理,这真理在本章被称为“圣言(或译为道)”;经上说,神性真理或圣言(即道)就是主自己。
  这光,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被古人描述为以一个人来表现的神的头和身体周围放射出的金色光环,因为古人思想神的时候,只会想到人形式的神。
  当一个人处于良善,由于良善而处于真理时,这人就被提升至这神性之光,并照其良善的量和质而被提升至内层之光。他由此而拥有一种普遍的启示或光照,在这启示或光照中,主能使他看见无数真理,并出于良善觉知它们。这时,他被引导觉知并吸收那些适合他的真理;他在最具体的事上按秩序被引导如此行,只要有助于他的永生。之所以说“在最具体的事上”,是因为主的圣治或天命普遍掌权,还因为它存在于最具体的事物中。事实上,合起来的具体事物被称为普遍之物(1919e, 6159, 6338, 6482, 6483, 8864, 886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